
小伙伴们:
请务必关注公众号:@浙中教师
各市县招考公告第一时间发布、考情分析专题推送!
浙江教师招考QQ交流群?:607401884
微信后台回复有惊喜
回复:教资笔试,即可获得22课时名师直播课+配套讲义
回复:学科+试讲,例回复语文试讲即可获得优秀试讲视频
回复:真题,即可获得历年考试真题
回复:考纲领取,即可下载浙江省统考笔试大纲
回复:新课程标准,即可下载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5.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8.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1.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5.书愤??(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6.简述语文的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17.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的哪些方面打下基础?
(1)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2)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3)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18.简述核心素养的内涵。
(1)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19.课程目标中的学段要求是分别针对哪几个部分提出的?
(1)识字与写字;(2)阅读与鉴赏;(3)表达与交流;(4)梳理与探究
20.在落实学段要求的过程中,还需要要注重和体会哪些方面的内容?
(1)注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2)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3)体认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 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
21.课程内容的主题形式有哪些?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革命文化;(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
22.“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要旨是什么?
【参考答案】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想领取教招备考各学科历年真题吗?
公众号后台回复真题即可参加活动!

识别二维码?回复【找组织】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备考QQ群 6074018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