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全球青年人才,依托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申报2025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一、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一)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注:以上内容参考2024年申报条件,具体申请条件请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5年发布的项目指南为准。)
三、支持政策
01申报无忧
实验室、团队和管理部门进行项目申报全过程指导,并请相关领域专家“一对一”指导。
02聘任岗位
特聘专家。
03科研经费
入选后累计最高可获得500万元奖励支持。
04科研条件
提供充足的办公用房和科研空间。
05薪酬待遇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薪酬体系,具体面议。
06安家保障
提供园区内专家公寓。
07安家安康
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入学、入托。
08其他服务
同步享受宁波市提供的安家补助、购房补助、人才升级奖励、青年精英人才奖励等尊才爱才服务政策;享受宁波“人才码”提供的一分钱公共交通出行、医疗保健、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6站式”温馨服务。
四、招聘领域
01、机器人感知、抓取规划、机器人手和臂设计与控制
02、工业机器人智能规划与运动控制
03、轮-臂复合机器人非结构化环境自主交互
04、无人机智能感知和竞速规划控制
05、无人机集群飞控
06、轮-腿式机器人新构型及规划控制
07、450km/h高铁涡轮制动电磁铁项目
08、自行车智能助力驱动系统
09、机器人高端十字交叉滚子轴承
10、仿生机器人
11、软体机器人
12、cv/cg/cad
13、水下机器人/auv/rov
五、单位简介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在余姚市的大力推动下,于2017年由浙江大学和余姚市合作共建的事业单位法人新型研发机构。
研究院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将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作为主要突破方向;立足余姚、服务浙江、面向全国,以“合作、创新、智能、引领”为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育为核心,着力构建技术一人才一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努力建成为国内一流的机器人领域域政、产、学、研、用深度融通的新高地。
研究院设址于余姚市,探索形成鲜明特色的三位一体运行组织架构;依托浙江大学人才与技术优势,创新机制,组建以浙大师生为主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属地化人员为主的工程化/产业化队伍;重视人才培养,每年培养硕博士生40多名,培训技能型等各层次人才数千次;建有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浙江省产教融合基地、宁波市概念验证中心、宁波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省市级创新平台15个;拥有行业企业资质10个;承担/参与省级以上项目29项,宁波市级项目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11篇;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13个,孵化/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48家;以研究院为核心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行业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已显雏形。
六、申请方式
请将详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绩、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发表文章目录、专利及获奖情况等)整合为单一pdf文档,发送研究院联系邮箱,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符合申请条件且通过评估的,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并安排专人跟进申报事项。您也可以通过电话或邮件咨询了解相关申报信息。
联系人:毛老师
联系电话:0574-62550899
联系邮箱:(点击查看)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icbcuit76olf1r6fft4rq